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2020-03-13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新郑市,地处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民办本科高校,由集教育、医疗、医药、房地产、酒店等为一体的中原华信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办。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97年的郑州华信专修学院,2001年更名为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专科学历教育。2008年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郑州华信学院。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办学原则,秉承“厚德敬业、求是致用”的校训精神,落实“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工学为主、开放办学”的发展道路,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8万余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升本以后,学校依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改革,规范教学工作管理,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并于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2个教学部,开办有63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47个。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00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坚持条件建设的持续投入,完善优化教学设施。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2090亩,校舍建筑面积69.86万平方米,总投资18.37亿元;建有游泳馆、体育馆、综合运动场、学术交流中心、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设施;拥有实验实训中心(综合实验室)35个,实验室19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00余万册;环境优美的新型校园、设施完善的教学条件已经形成。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59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20人,副高职称教师38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951人,占7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4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11人。近三年,学校教师承担市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1632项,发表学术论文1933篇。


    

学校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路径,密切校企校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发挥工科优势,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先后创建了无人机协同创新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新农村建设新型墙体材料研究中心等10个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了机械加工、亿鸿通讯设备与基站建设维护、工程质量检测等10个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平台。


学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促进了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近三年,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高于我省平均水平,年底就业率位居我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全省先进社会组织”、“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郑州市民办教育十佳单位”、“郑州地方高校信息化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学校2014年被新华网评为“2014中国影响力民办高校”,2015年被《河南日报》评为“河南应用技术类型十佳示范高校”,2016年3月被中国校友会网评为“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2017年被河南日报社评为“河南十大领军民办高校”、被腾讯·大豫网评为“2017年度品牌实力民办高校”。根据神针数据公布的2018年全国1255所本科高校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全国434所民办本科高校中,学校以发文632篇的成绩位列全国第八、河南第一。近两年,学校师生先后在各类赛事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30余项,省级一等奖50余项。尤其是2019年,学校师生在中国图学奥运会决赛中获建筑类团体一等奖(全国排第二名),获BIM比赛一等奖,参赛学生王永杰的手工绘图获得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


目前,学校正按照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大力实施“轩辕计划”,聚焦内涵建设,实施守正出奇和重点突破战略,开拓学校发展新途径,加速提升我校质量化、品牌化、智能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知名度,为创建“百年名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