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1一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是
A.《教学论》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学记》 ( )
2.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教育学着作是
A.《教育诗》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教育学》 D.《国民教育》 ( )
3.学校体育的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运动竞赛 B.课外活动 C.早操 D.体育课 ( )
4.下列内容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是
A.教育内容 B.图书馆 C.办学体制 D.教育领导体制 ( )
5.教师要有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服装整洁 B.举止端庄 C.谈吐文雅 D.言行一致 ( )
6.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原则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开而弗达 D.之 ( )
7.中小学最基本、最有效的德育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教学 C.课外活动 D.读书 ( )
8.“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
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培养班级体 B.教好学生 C.了解学生 D.带好班级 ( )
10.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核法 B.问卷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 ( )
1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是
A.间接式与主导式
B.主体式与创造式
C.启发式与注入式
D.主体式与主导式 ( )
12.《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主张是现代教学中的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集体主义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 )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14.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6.美育的意义是什么?
17.德育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9.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广度 ( )
20.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想像 C.注意 D.复述 ( )
21.由于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 )
2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 )
23.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 )
24.根据需要起源不同,可将其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爱与隶属需要 D.成就与交往需要 ( )
25.从需要的角度看,人的情感主要与下列哪种需要相联系
A.生理需要 B.机体需要
C.安全需要 D.社会性需要 ( )
26.“强、均衡、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 )
27.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 )
28.特瑞普利特最早研究了哪种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懈怠
C.团体思维 D.社会助长 ( )
29.性格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A.有好坏之分 B.无好坏之分
C.都是好的 D.都是坏的 ( )
30.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C.客观现实
B.需要
D.个性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选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32.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要说明引起有意注意的因素?
34.简述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
35.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教育学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D
6.C 7.B 8.A 9.B 10.D
11.C 12.A
二、辨析题
13.正确。这是因为教师职业符合以下基本条件: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遵从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要接受专业训练,并为社会机构所认可;拥有专业的自主权。
14.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三、简答题
15.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②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
③言传身教和模仿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16.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
③美育能促进体育、有怡情健身的作用。
17.①依据德育目标。
②依据德育内容。
③依据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四、论述题(要点)
18.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
③家长和教师给学生树立好榜样。
④建立优良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形成。
⑤加强个别指导,针对学生性格因材施教。